• Homester Offical
    • 2024-02-07 19:26:01
    • 6

一家七口800呎 90後:有自己房睇AV都方便啲

Keith從細到大,一直同父母、姊姊、姑姑、婆婆同埋一個傭人一齊居住。佢哋一家七口人住喺一個有800多平方呎嘅私人屋苑單位入面。表面睇落好大,但當分配俾每個人之後,每個人嘅空間都唔過百多平方呎。而且,房間唔夠:父母有一間、婆婆有一間、傭人有一間細小嘅工人房,而Keith同埋佢姑姑同姊姊就塞喺一間房裏。自細佢就有一個心願——想擁有自己嘅私人空間,即使只係一個細細嘅房間都好。「擁有自己嘅房間唔係一定會發生嘅事情,只係想有一個自己嘅空間,原來咁困難。」長大後嘅佢嘆息道。

無法邀請朋友作客,令佢自卑

Keith自細同一家人一齊生活,七人喺同一屋簷下共享同一個空間。佢承認自己細細個從來冇諗過要有自己嘅房間,直到長大後去朋友屋企做客,佢先發現其他人都有自己嘅房間:「覺得佢哋好幸運,有自己一個房間,可以做任何事情同埋裝飾房間。」相反,佢只可以將心愛嘅模型放喺客廳嘅「公家」櫃上,幻想有一日可以將佢哋放喺自己嘅書桌上展示,結果發現自己唔止冇房間,甚至都冇書桌嘅機會。

由於空間有限同埋人多,Keith細細個就唔敢邀請朋友到屋企做客:「覺得屋企人會介意,又唔想打擾佢哋,所以從來都冇提出過;同學都話屋企太多人,唔方便。自己心入面有一條刺,會唔開心,但又解決唔到。」眼看朋友都有自己嘅房間,而佢只有一張床,令佢成長期間一直有莫名嘅自卑感,有時佢會同朋友講:「好想有機會請你哋嚟我度玩。」但佢清楚,短期內呢個係唔可能嘅。

根據2010年青年協會有關青年居住問題嘅調查,有520名年齡介乎18至39歲嘅青年接受訪問,其中294人同父母一齊居住。一半受訪者表示有打算搬離原本嘅家庭獨立生活,主要原因係想過獨立生活(31.1%)、想有私人空間(29.1%)同埋結婚/準備結婚(27.7%)。

Image

深夜喺客廳提心吊膽睇AV

冇房間,對一個漸漸長大嘅男仔嚟講,生活方面有咩不便?當家人喺共用嘅房間換衫時,Keith就要退避,而佢都要特登去廁所換衫;幾乎所有物品都要放喺客廳,出出入入可能只係為咗取一支筆;早上因為爭廁所用而遲到上學;有一個女朋友,但唔可以帶佢返屋企,每次出外計劃都要。

喺中五嘅時候,為咗準備DSE考試,Keith試過喺客廳溫習,但發現客廳總係好熙來攘往,有媽媽睇電視、爸爸斟水、傭人做家務來來回回。電視聲、談話聲、腳步聲同埋地板微微震動,都會不斷打擾佢嘅思緒,佢根本無法集中精神讀眼前嘅書本。自此之後,Keith開始夜歸,寧願留喺學校、自修室或者咖啡廳,而唔想返屋企。佢亦開始意識到自己唔單止係想要一間房,而係需要一間房。

喺無數個半夜,Keith會關埋客廳嘅燈,輕輕關埋客廳同走廊嘅門,確保如果有人由走廊經過入來客廳,佢會清楚聽到門打開嘅聲音。然後,佢會回到唯一嘅光源——電腦螢幕前,戴上一邊耳機,開始睇AV。因為螢幕對住走廊嘅門,佢要隨時保持警覺,同埋只可以戴一邊耳機。「睇AV真係好唔方便。我要等到好夜,家人總係問我點解咁夜唔瞓。每次都要支吾以對,又要關門,又要隨時準備家人出廳時關掉片。幸好,而家有Smartphone,可以喺廁所睇。」Keith唔禁笑咗起嚟,但呢份笑容帶有一份苦澀。

剛入大學,Keith得知可以申請住宿舍。回想起家中各種不方便,佢毫不猶豫地申請咗宿舍。雖然仍然要同人共用一間房,但至少佢可以有自己嘅書桌同衣櫃,可以邀請同學同朋友到房間做客,玩到通宵唔使擔心吵醒家人⋯⋯自從搬入宿舍之後,佢暗地裏下咗一個決定——畢業後,佢會同朋友一齊合租。


(以上內容和圖片均來自或參考自網路,如有任何版權問題,請與本站聯絡)

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