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omester Offical
    • 2024-03-29 21:12:52
    • 5

香港四大地產代理涉嫌串通設定佣金比率

香港新聞,11月15日 - 香港競爭事務委員會昨天(11月14日)向競爭事務審裁處提出訴訟,指控港鐵公司及其子公司港鐵地產,以及香港置地,以及五名來自港鐵的高層,違反《競爭條例》,同意設定代理收取香港首手住宅物業時的最低佣金率。競爭事務委員會表示,在調查過程中,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向競爭事務委員會申請寬免,並與委員會合作,簽署了寬免協議。因此,它目前受到寬免協議的保護,未被起訴。

競爭事務委員會透露,今年早些時候,他們得知有媒體報導稱港鐵地產代理有限公司和香港置地有限公司(統稱為“港鐵”),以及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和利嘉閣地產有限公司(統稱為“中原”),在差不多同一時間發出內部通告,指示其代理從今年1月1日起,要在首手住宅物業交易中收取至少2%的佣金。

經過調查,發現去年10月至12月期間,港鐵和中原的高層曾六度會面,討論如何改善業務環境和降低成本。他們在2022年12月的第六次會議上達成協議,同意將首手住宅物業交易的最低佣金設定為2%。到了去年12月底,港鐵和中原發出了幾乎相同措辭的內部通知,指示其代理從2023年1月1日起收取2%的佣金,除非獲得董事會批准。

競爭事務委員會表示,有合理理由相信,該協議構成串通投標,這是一種嚴重的反競爭行為,和/或交換影響競爭的敏感信息,違反了《競爭條例》下的“第一行為規則”。

在香港,房地產開發商通常會委託房地產代理協助尋找買家,當準備出售首手住宅物業時。開發商對每筆成功交易支付佣金給房地產代理,通常是物業價格的一定百分比,佣金率由開發商確定或設定。與二手物業市場不同,首手住宅物業的買家無需支付佣金給房地產代理。為了吸引客戶,前線代理通常會向買家提供回扣,這通常被稱為回贈。這意味著購買首手住宅物業時,買家只需支付代理提供的回贈減去的實際金額,並且買家可以選擇提供最高回贈的代理。

港鐵和中原設定最低佣金率的協議,有效地固定或限制了前線代理向物業買家提供的最高回贈水平,可能需要物業買家支付更多。因此,競爭事務委員會有合理理由相信,該安排構成串通投標,嚴重的反競爭行為,和/或交換影響競爭的敏感信息,違反了《競爭條例》下的“第一行為規則”。

被起訴的港鐵集團五名高層包括港鐵董事及總經理黃靜怡、港鐵地產住宅部執行董事彭彼得、董事李頌賢、運營總監張子存,以及香港置地執行董事馬太陽。競爭事務委員會已向競爭事務審裁處申請違規的命令,對五名董事進行罰款、取消資格、支付競爭事務委員會的調查費用和法律費用,以及實施競爭事務審裁處認為合適的有效合規計劃。

競爭事務委員會還指出,雖然中原和利嘉閣早在調查過程中申請寬免,並簽署了寬免協議,但它們

並不完全免除法律責任。法院裁定該行為違法後,競爭事務委員會可以向中原發出違規通知,要求其承認違反第一行為規則。受影響的人可以通過法律程序對中原提起後續訴訟。競爭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家殷表示,寬免政策只考慮第一位申請者,相關政策旨在讓公司或個人迅速申請。世界各地的競爭執法機構也將此類政策作為調查工具之一。

目前,房地產代理通常向買家提供1.5%的回贈。但是,如果代理公司規定他們必須收取至少2%的佣金,則買家最多只能獲得1%的回贈。根據一套售價1000萬港元的單位計算,買家可能會損失5萬港元的回贈。一些業內人士估計,由於樓市疲軟,房地產代理商已就回贈比例達成協議,以避免激烈競爭,認為這樣的做法對買家不公平。

競爭事務委員會首席執行官畢仲明表示,擁有一個家是許多香港家庭和市民的夢想,也是許多人生中最重要的財務負擔之一。房地產代理在促成房地產交易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中介作用。通過打擊大型房地產代理之間的串通行為,競爭事務委員會希望傳達一個重要信息:像其他商品和服務一樣,房地產交易也受到競爭法規的規範,而不是由行業控制。他重申,競爭事務委員會將不遺餘力地打擊影響人們生計的串通行為,特別是在房地產等行業。


(以上內容和圖片均來自或參考自網路,如有任何版權問題,請與本站聯絡)

目錄